潮新闻 | 作者 叶怡霖 陆遥
(相关资料图)
纽约的地铁站,巴黎歌剧院门外,巴塞罗那“流浪者大街”……如果你曾去过这些地方,一定会和各种各样的街头艺人偶遇。他们或唱着动人的情歌,或演奏乐器,或跳舞,或杂技……有的还会装扮成雕塑,突然动起来吓唬你一下。
从去年开始,杭州也多了不少这样的地方。比如杭州人流量最大的湖滨步行街,就搭建起了一个小小的“舞台”,让街头艺人们有了固定演出的场所,市民游客伫足就能欣赏一场表演,在快节奏的都市里,成为一道能让人暂时慢下来的风景。
位于湖滨步行街北段的街头演艺舞台
惊喜不止在西湖边。
近一年来,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推动下,“文艺赋美”工程在全省11个设区市进行,城市街头、社区公园、乡村老街,都能观赏到一场又一场街头演艺。据统计,今年1-5月份,浙江共开展街头演艺近25000场,参与演出的文艺志愿者已有60000余人。
作为“文艺赋美”的试点城市,杭州目前已布局200多个常态化街头文艺演出点。潮新闻记者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,预计今年下半年,杭州还将启动为演出质量较高、较活跃的街头艺人颁发演出证的工作。
对于街头艺人来说,“持证上岗”会带来哪些改变?我们的城市夜生活会更丰富多彩吗?
街头演艺为什么要“持证上岗”
一套音响、一个话筒、一只手机,这是“杭州街声团”主理人王添航第一次在街头唱歌时的装备。
王添航回忆,202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,他一下班,就用行李箱拉着设备来到萧山旺角广场。他有些局促地站在那里,紧紧攥着手机和话筒,抬头看看四周,再低头看看手机,话筒拿到嘴边又放下来……广场上来往的人群没怎么注意到这个小伙子,直到他开口唱歌。
王添航说,他非常喜欢唱歌,大学期间也参加过比赛,工作后也曾去餐吧驻唱。可他还是最喜欢街头演出特有的那种“互动感”:“每天都能遇到不同的观众,有趣的互动,现场的氛围,观众的情绪,很特别。”让他印象最深的,是一次在城市阳台唱歌时,有一个小女孩听着听着,就走上前来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,“她好开心,跳了好一会儿。”
街声兄弟在嘉里中心演出
在王添航和搭档汪洋相识以后,两个有着同样感受的年轻人一拍即合,成立了“街声兄弟”组合。从此,钱江新城城市阳台、滨江啦喜街、萧山钱江世纪城公园……这座城市不少大流量的公众场所,都能看到“街声兄弟”的身影。渐渐地,“街声兄弟”积攒了一批忠实粉丝,目前已有20多个粉丝群,上千人持续关注他们的演出。“街声兄弟”也从两人组合扩大到一个团队——杭州街声团,目前已有20位固定演出人员,全部都是95后,超过一半是全职。
即便很受欢迎,在街头唱歌还是有不顺利的时候。比如他们常常要面临和其他街头艺人抢位置、因竞争被恶意举报等等。其中,最担心的还是看到城管等执法人员。“我记得以前有一个晚上,我们和几个做市集的朋友一起去啦喜街,他们摆摊,我们唱歌。可能是因为有人举报,我们那天晚上被执法人员赶了四次。”
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,街头演出应该规范有序。
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潮新闻记者,“文艺赋美”工程,一定层面上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,“在公共场合的文艺演出,往往会吸引大量人群聚集,这种瞬时集聚行为会给我们的城市交通、噪声治理都带来一定的冲击。因此,从管理上来说,街头演出也和音乐会、演唱会的顺利举办一样,需要城管、公安、交警多部门配合,做好服务保障。”
有序管理街头文艺演出,还能够推动街头艺术的健康发展。固定点位,按流程报备,安保人员的参与,让街头艺人们有了一个更好的表演环境:“至少我们现在不用再和别人抢地盘,也不用再担心被赶来赶去了。”王添航说,当初正是因为有了第一个稳定的演出场地,“街声兄弟”才收获了第一批“气氛组”:“粉丝自发地带手幅、荧光棒,每个周末都来听我们唱歌。”他觉得,这种演出环境,能让他们更加心无旁骛地面对观众。
对演出质量的把关也尤为重要。在面向社会面召集街头艺人时,杭州市演艺业协会建立了街头艺术专业委员会和艺人评委会。“每一个报名参与街头演出的艺人,都需要提供影音资料,进行初步筛选,后续还要对这些艺人进行线下培训,演出需遵循的法律法规、如何编排演出内容等‘岗前培训’,很有必要。”杭州市演艺协会相关负责人说。
据悉,目前杭州为街头艺人们颁发的是“文艺志愿者”电子证书。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杭州也将和成都、上海等街演管理相对成熟的城市一样,制定出台街头艺人管理的相关细则,待完善后,将率先对一批街头艺人发证,鼓励他们“持证上岗”。
如今,王添航所在的“杭州街声团”已是“文艺赋美”在杭州最活跃的艺人团体之一。“政府部门在与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展街头演艺,比如说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、要怎样解决。另外,随着我们在线上的人气越来越高,正在通过直播、短视频,让更多人看到杭州的浪漫与美丽。”王添航说,他相信,开放包容的杭州将会成为更多热爱音乐、热爱艺术的人们向往的地方。
街头演艺会出现高雅艺术吗?
和“杭州街声团”不同,“怡枫国乐团”的演出,平时在音乐厅、大剧院里才会看到。
在杭州最具烟火气的旅游街区——清河坊的鼓楼小广场上,9位女性民乐手身着红色演出服,排成一个弧形的队列。指挥抬手轻轻一点,筝弦先动,《我们亚洲》的曲调响起,坐在台阶上的观众轻声哼唱。古筝、扬琴、琵琶、二胡、竹笛……中国民族乐器悠扬婉转、如歌如诉的独特气韵,和清河坊古色古香的街景相互融合,让人仿佛穿越回南宋古都。
“怡枫国乐团”在鼓楼小广场演出
演出的“怡枫国乐团”是一个自发组织的乐团,10位成员均毕业于音乐学院,人均学习民乐20年,有的曾是专业院团的乐手,还有的是音乐老师。
他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街头艺人,但也被街头演出的形式深深吸引。“在街头,我们能让更多的人听到民乐、了解民乐、爱上民乐。”这些以前在音乐厅大舞台上表演的专业乐手们,在“文艺赋美”工程中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演出体验。“以前,去听音乐会的观众可能就是民乐迷,但在街头演出中,短短半小时就让不少观众对我手里的乐器产生兴趣,这是我最开心的事。”乐团竹笛演奏员汪威儿说。
当天鼓楼小广场的演出结束后,就有一位00后观众拉住了乐团打击乐手黄可儿,想要试一试她手中的节奏沙球。“这个怎么玩呀,声音好好听,很治愈。”
黄可儿说,这样的情形几乎每场演出后都会出现,“比如有时我会在演出中使用木鱼,一排五只,有不同音色。就会有观众好奇,原来木鱼也是一种乐器?”她很喜欢这样与观众交流的过程,这是在传统演出中不曾有过的体验。
黄可儿(左)教观众玩节奏沙球
让文艺不限于剧场,不囿于围墙,拉近高雅艺术与每一个人的距离,是浙江推动“文艺赋美”工程的初衷。为此,浙江音乐学院、浙江省朗诵协会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、浙演·浙江曲艺杂技总团等全省众多艺术院校、公共文化机构都参与了进来。京剧、越剧、昆曲、舞蹈、魔术、西洋乐……不用买票进音乐厅,我们在街头就能看到多种多样的文艺演出。
“天朝爱乐乐团”在杭州大厦中央商城演出
让高雅艺术走近市民游客身边,还需要特别注意演出内容与环境的适配,才能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。
参与演出安排的浙江省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“文艺赋美”工程中,会根据不同的演出地点,定制不一样的演出内容。比如,杭州武林路的观众以青年人和游客居多,演出形式就比较偏时尚化、潮流化;浙江自然博物院演出点儿童较多,就配备少儿观众喜欢的演出节目,比如《西游记》的背景音乐;浙江省博物馆文化氛围浓厚,二胡、古筝独奏等传统乐器演出更受欢迎。
街头演艺带来了多少流量?
今年的杭州市两会上,政协委员陈月利提交了一个名为《关于建议尽快出台我市街头演艺规范管理办法,抢抓机遇赋能文旅消费新“蓝海”》的提案。
“抢抓机遇”“文旅消费”这两个关键词,反映出了街头演艺另一层面的作用:带动经济。在“外摆经济”被重新提及的今天,街头演艺正以它多变的形式,为城市商业赋予新的活力。
街头演艺带来的流量效应非常明显。据统计,在杭州武林路,“文艺赋美”演出期间,日均人流量增加50%,达到15万人。
位于杭州萧山的浙农东巢艺术公园更是火热。这个集文化体验、展示、消费于一体的艺术园区,开业不到两年时间,如今已经成了杭州最火的网红打卡点之一。
每个周末,落日音乐会、日落大道集市都会为园区吸引来大批的年轻客群。“周末都有演出,2个小时的歌手、乐队驻场,还有即兴戏剧。其外,还和一些知名MCN公司合作,邀请达人来园区边表演边直播,线上线下双引流。”浙农东巢艺术公园运营总监胡超介绍,共创、包容与活力,是运营方为园区打造的文化定位。驻唱的演出歌手不仅仅有园区运营方邀请来的,还有主动联系前来展示自己的。“自由且浪漫,让大家能找到与自己同频共振的人,就是我们推出落日音乐会的初衷。”胡超说。
据园方统计,这样的活动每周末可为园区带来约1万-2万人次,晚间高峰期集中在19:00-20:00。算下来,每月可以为园区商家带来夜间时段约150万元的营业收入,相当于每月每家商户的夜间营业收入可达5万-6万元。
这样的模式在被更多地方复制,杭州市中心的多个商业区也“卷”起了街头演艺。湖滨步行街、武林银泰、国大城市广场、运河上街、杭州大厦501、滨江星光大道、新天地太阳剧场……纷纷加入了“文艺赋美”的固定演出点位,吸引客流成效明显。
万象城
国大城市广场
不过,街头演艺要持续下去,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。
“随着‘文艺赋美’工程向纵深推进,势必将吸引更多的艺人参与到街头演出上来。未来,演出点位会越来越多,这对演出管理、场地管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。”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,杭州已经在研究完善更为细致的街头演艺管理机制。
比如,针对演出审批难、流程长的问题,杭州市城市管理局将商业外摆、户外促销、演艺等活动申请审核权限下放至县(市、区)城市管理部门,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;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也积极与公安、城管等部门对接,备案了一批常态化“文艺赋美”点位,让原需“一事一审批”的公共空间,现在审批流程可以更加便捷:“现在演出人员只需在‘浙里文化圈’小程序预约场地,审批通过后,就能去演出了,整个流程只需要以前一半的时间。”一位经常参与“文艺赋美”工程的演出人员说。
目前在“文艺赋美”工程中,街头艺人仍是以“文艺志愿者”的公益身份参与。未来,该如何规范街头艺人的打赏、薪酬制度,仍需探讨。